铜&绿痕 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在铜陵美术馆开幕陈光林应邀出席 ·陈光林艺术馆·铜&绿痕 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在铜陵美术馆开幕陈光林应邀出席 ·陈光林艺术馆
 ◇ 铜&绿痕 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在铜陵美术馆开幕 【字体:   留言·信箱·打印·关闭

铜&绿痕 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在铜陵美术馆开幕


陈光林应邀出席   

      202558日,由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铜陵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作为支持单位,铜陵市书画院等单位主办的“铜&绿痕”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在铜陵美术馆开幕。

     原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会长刘江颍,原铜陵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阮良之,原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光林,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祥明,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执行秘书长王永强,铜陵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二级巡视员张文林,铜陵市文学与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吴自力,漕川国际文化艺术创意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桂小虎,铜陵市美协副主席、秘书长于见见,民盟安徽省书画院执行院长葛红千,艺术家丁晖明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刘江颖宣布展览开幕,陈光林,张建平,桂小虎,于见见先后致辞,丁晖明致答谢辞。陈光林向丁晖明颁发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聘书。


2025616191746_01.jpg



2025616191813_2.jpg




2025616191835_3.jpg




202561619191_4.jpg




2025616191924_5.jpg




2025616191956_6.jpg


于质朴中见真章

——铜&绿痕.丁晖明版画作品展开幕致辞

(陈光林)

   我和晖明是老同学,他于去年11月以“时光印记”为名,在合肥赖少期艺术馆成功举办了展览,今天又在家乡以“铜&绿痕”为名再次办展,作为支持单位,我们对晖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取得的成就表示真诚的祝贺。

      丁晖明的版画创作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与鲜明的当代意识,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在当代版画艺术的多元格局中,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创作出对历史、社会与生命的深刻思考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和辩识度。

     晖明生长在铜都,对铜文化有着特殊的理解和崇尚,所以他的广泛涉猎铜版、木刻、丝网等多种版画形式,最终以木刻为主轴,兼收并蓄其他版种的表现力。通过木刻的粗犷刀痕与丝网印刷的细腻层次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张力,既保留了版画的本体语言,又突破了传统技法的边界,在恪守版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又融入当代科技和创新元素。

丁晖明的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从早期矿山题材到历史叙事,再到对传统文化的解构,题材跨度极大,但却能,以一贯之地体现人文关怀。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即有宏大叙事,展现革命历史如《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晨光熹微》则是从日常生活捕捉时代气息。

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称其作品“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安徽省美协老主席章飚也称其作品凸显“人民性与时代感”。我则认为他的作品“谦具民族性和世界性”。

     从艺术价值来看,丁晖明的版画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他的作品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与情感温度,提醒着我们关注生活的本真。他以版画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毫不懈怠地进行着当代语境下,东西方融合的创新表达,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这正是我们安徽艺术创新研究院办院所坚守的学术宗旨。祝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5616192024_7.jpg



202561619211_8.jpg




2025616192153_9.jpg



2025616192245_11.jpg

2025616193456_10.jpg



202561619239_12.jpg



2025616192330_13.jpg



2025616192352_14.jpg



2025616192412_15.jpg




2025616192433_16.jpg




2025616192456_17.jpg



2025616192515_18.jpg



2025616192533_19.jpg




2025616192554_20.jpg




2025616192612_21.jpg




2025616192635_22.jpg




我要留言  网管信箱  打印存档  关闭窗口
联系邮箱:cglar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