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连载陈光林学术文章——钟馗画艺术略考 (之三)《美术报》慧眼识金 三期连载陈光林——钟馗画艺术略考 权威报刊 发权威文章 ·陈光林艺术馆·《美术报》连载陈光林学术文章——钟馗画艺术略考 (之三)《美术报》慧眼识金 三期连载陈光林——钟馗画艺术略考 权威报刊 发权威文章 ·陈光林艺术馆
 ◇ 《美术报》连载陈光林学术文章——钟馗画艺术略考 (之三) 【字体:   留言·信箱·打印·关闭

《美术报》连载陈光林学术文章——钟馗画艺术略考 (之三)


《美术报》慧眼识金 三期连载陈光林——钟馗画艺术略考 权威报刊 发权威文章   

 

 

 

 

钟馗画艺术略考(之三)

陈光林

四、当代钟馗画创作管见

   (一)承古汲今、厚积薄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艺术家的生活体验,一般分为二种,即直接的和间接的。画花鸟、山水、可以到大自然中畅游名山大川,直接获取创作素材和灵感;传统题材则不然。如钟馗,则需要作者从传说、史料、古作中探寻依据、感悟精神,这就是间接的体验。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吴道子的第一幅钟馗画也有“生活体验”,他的“体验”就是玄宗的梦境表述,所以,方能博龙颜大悦,“劳之百金”。 当然,道子的这幅奇作也离不开想象和发挥,但,这发挥一定是要有依据的,不能凭空臆造。我们在肯定吴道子“神笔假手、天衣飞扬”绘画天才的同时,更佩服他“神聚向外,运转变通”的创作精神。正是他的这种创作精神给予后世多于“吴家样”的创作启迪,从而推动了钟馗画的变异和发展,成就了如上文所列的历代钟馗画大家高手。

    所以,我主张钟馗画创作,首先要研究钟馗其人,弄清信仰、起源;了解民间传说,史籍掌故,涉猎小说、戏剧。其次就是要对前人的钟馗画遗存进行比较分析,如造型特点、笔墨构图、神情刻画、款识景致,甚至连服饰,即六要素:唐袍、玉带、乌纱、牙笏、朝靴、青锋,均要熟记于心,从中汲取精华。再者是寻求自己的表现风格。我们知道,审美标准,随时间而异,各个朝代的钟馗画造型都有差异,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鉴于此,艺术方能发展,文人画也好,民俗画也罢,都要遵循于这个规律。前人的作品再好也不能一味抄袭,要多读少摹,从中悟出精神,结合当代审美特点,创作出有别于前人,又有时代特色和自己风格的钟馗画作。

   (二)文野并重,造化入理

   就我个人的钟馗画创作而言,我是提倡文人画风和民间画风融合的,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蕴含着神奇的艺术灵光。钟馗画真正的市场在民间,真正的创作基地也在民间。无数画工巧匠的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斑斓的气象。

   他们奇思异想,无拘无束,大胆率真的创作精神是永远值得文人画家学习的,正是这些看似业余的民间艺人支撑起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脊梁。听着老大爷绘声绘色地讲那钟馗捉鬼的故事,跟着沿街叫卖钟馗画艺人的画车跑上一程,你会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和无限的遐想。这是我个人的真切感受,我想也一定会使那些文人画家们受益。以文人的精到笔墨和民间的生动造型相融合,创作出的钟馗画,才更具特色,更具原生态,更有珍藏价值,更受人民欢迎。

    一位著名学者说得好:文人画一般讲,缺少民间的质朴、奇妙;民间绘画又缺少文人画的雅逸、内敛。能够成功调合二者的,堪为高手。

   (三)呼唤美钟馗

    上文已经论述,吴道子的第一张钟馗画造型并不丑,后人缘何越画越丑呢?笔者考证,原因有三:其一是文人杜撰误导所致。清·太原人刘璋在其《斩鬼传》开篇首回便如实招来“在下如今想了一个消魔的办法,与众位燥一燥脾,醒一醒眼。话说唐朝中南山有一秀才,姓钟名馗字正南。生的豹头环眼,铁面虬须,甚是丑恶怕人”。其二是“以恶治恶”的巫术理念误导所致。上古先民,即有“装神扮鬼”、“索室驱疫”之例。其三是画者无思想,顺大流。这是“丑化”钟馗的“症结”所在。略通美术常识的人都知道,美术作品的特征就是“美”,作为美术创作的重要内容——绘画创作,自然也必须遵循“美”的规律,“美术作品一定要美”(蔡若虹语)。如果有人非要搞“丑术”,那就另当别论了。钟馗形象,最直观的衍传,主要是绘画,既是绘画,必须给人以美感。这是铁板钉钉的硬道理,纵使你有千万条“丑画”钟馗的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工先生曾说:“钟馗这一题材是很难处理的,非高手而不能为之”。你画不好钟馗,却总往“正义之君”脸上抹黑,当心有一天钟馗忍不住把你也捉了去。

    人类已步入21世纪,传统题材,何为今用?已到了该认真梳理的时候了。好在,学术界已经有人开始著文立说,为钟馗正名了,虽然只是少数,但真理往往就产生于少数人之中。我对钟馗人格的阐释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君”。并愿意以此“八字箴言”与天下画钟馗者共享。只要诸君用心感悟,笔从心出,威美钟馗自会驾时代风神,降临人间,为百姓除恶驱邪,送福呈祥。

二OO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初稿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二OO五年五月十八日   完稿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我要留言  网管信箱  打印存档  关闭窗口
联系邮箱:cglart@163.com